夏日炎炎,特别是当暑假的脚步悄然来临,
溺水这一悲剧性事件又频频上演。
尽管我们再三强调预防溺水的重要性,
但不幸的事故仍旧年年上演,
全国范围内
孩子溺亡的悲剧屡见不鲜,
令人扼腕叹息!
在夏日的戏水时光里,
哪些安全事项需要我们特别留心?
哪些行为是我们必须坚决杜绝的?
这堂关于“防溺水”的必修课程,
家长和贵阳市创优复读学校学生们都应当深入学习和掌握。
牢记“四知”与“六不”的准则:
家长应确保知晓孩子的去向、同伴、归时和活动内容。
孩子则需谨记:不私自下水、不擅自结伴、不在无监护下游泳、不到危险水域、不盲目施救。
提醒:当孩子们离开校园,
家长们的监护责任更加重大。
若家中由老人看护,
务必与老人沟通好,
不溺爱、不放纵,
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。
那么,如何判断溺水呢?
真实的溺水往往静悄悄、来势汹汹,
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激烈挣扎、大声呼救。
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,
家长们应立刻警觉:
孩子突然安静无声,嘴沉入水中;
手臂可能前伸,但无法划水移动;
在水中直立,无法踢腿,挣扎后沉没;
眼神呆滞或闭眼,头发可能遮挡面部;
头部后仰或前倾,仿佛在抬头张望。
若有任何疑虑,务必立即采取行动。
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,
溺水的高发地点也各不相同。
家长需特别关注以下“危险水域”:
4岁以下儿童需警惕家中的水缸、浴盆等;
5至9岁儿童则易在水渠、水库、池塘等地发生意外;
10岁以上孩子则多在河边、游泳池、海边等区域。
那么,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呢?
在泳池中,确保选择正规场所,
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,
做好热身运动,并在大人视线范围内游泳。
在开放水域,如海滩或河流,
大人需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,
若多人同行,需指定专人看管。
务必让孩子穿上合适的救生衣,
并确保所有扣带都牢固扣好。
当不幸遭遇溺水时,
自救的关键在于保持冷静,
不惊慌失措,放松身体,
去除身上的重物,采用仰泳方式使口鼻露出水面。
深呼吸、浅呼气,保持体力,
同时向周围求救。
遇到溺水者时,
在游泳馆内应立即寻求救生员帮助,
在户外则应大声呼救,拨打110和120,
避免直接下水或手拉手施救,
寻找救生设备并趴在地上降低重心进行救援。
关于溺水,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警惕:
会游泳、水性好并不意味着不会溺水;
手拉手施救可能导致更多人落水;
游泳圈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。
让我们再次通过图片学习防溺水知识,
游泳溺水风险高,盲目施救同样危险,
“看护”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,
放下侥幸心理,提高警惕,
谨防溺水,警钟长鸣!
贵阳市创优学校,给在校学生及家长敲一个警钟,
注意防溺水
2022年07月15日
Copyright | 贵阳市白云区创优勤学教育培训学校【官网】. 版权所有